中国农民丰收节
为啥设在秋分节气?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丰收节和农事传统密切相关。
从节气上看,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最能体现丰收。另外,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从区域上看,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各地收获的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头。所以,我们兼顾南北方把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具有鲜明的农事特点。
从民俗上看,我们国家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大多都在下半年。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团结和发展。 综合
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些政策值得关注
昨天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中国农民迎来专属于自己的节日。今年以来,大到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小到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一系列涉及农村、惠及农民的政策举措值得关注。
到2020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要脱贫
今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约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村电商亦是2018年的“高频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培育100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今年4月,由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共同发布的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就关注到这一问题。
政策明确,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和农业产业扶贫对象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次。 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并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分设目标。
例如,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