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拆迁,助力打造“城市绿肺”

阳光拆迁,助力打造“城市绿肺”

围绕我市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目标,崇川区整合全区攻坚力量

积极推进该区域拆迁工作——

南通植物园靓姿初现。记者许丛军

五山及沿江生态修复区航拍图。 李斌

五山是南通的地标,滨江是南通的特色。为落实中央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精神,加大对五山独特资源的保护,去年我市围绕“三城同创”,正式启动了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崇川区作为主阵地、主战场,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整合全区攻坚力量,统筹规划、倒排节点,分步、分片推进该区域拆迁工作,有效保障了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的按时推进。如今,五山七大整治片区中,森林公园军山片区已建成开放,南通植物园即将开放,狼山中心片区、滨江片区建设初具形象,五山及沿江地区的“城市绿肺”效应正逐步呈现。

“要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百日会战’进一步聚焦五山及滨江地区、五水地区和轨交2号线等重点项目,巩固‘阳光征收’全事项、全过程、全数据‘八公开’成果,按季滚动排定任务、限时必克,以征收扫尾的攻坚突破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在日前召开的崇川区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吴旭对崇川继续做好五山及沿江生态修复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

五山沿江生态修复靓姿初现

9月26日上午,位于狼山风景区内的南通植物园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景点布置,迎接即将到来的2018中国南通江海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据了解,在开幕式当天,南通植物园将正式对外开放,这也意味着,我市的五山及沿江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包括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所在区域和周边长江岸线腹地,总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五山地区生态修复主要分为狼山中心片区、军山片区、滨江片区、植物园片区、啬园片区、生态配套片区、狼山古镇片区7个整治片区。

作为七大整治片区之一的南通植物园地块,原为狼山镇街道剑山村。园区由盆景园、珍稀濒危园等18个专业园组成,旨在以水生植物和地域特色为重点,打造兼具城市公园功能的新型植物园。自去年启动拆迁,经过紧锣密鼓的施工后,一个绿树掩映、湖水清清的植物园靓姿初现。

南通植物园的建成,为附近居民送去了满满的生态福利。居民张阿姨居住在与植物园仅一条马路之隔的荟景苑小区,她告诉记者,每天清晨一打开窗,就能瞧见植物园内郁郁葱葱的树木,“满眼都是绿色,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我们的心情也更加愉悦了!”“这也证明我们当初的拆迁选择是对的,你看,现在既能住新房,还能欣赏到这么秀丽的风景。”对于家乡的喜人变化,张阿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了解到,五山及沿江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把五山建成最具特色城市森林公园,把沿江片区建成通城南部城市客厅。除了即将开放的南通植物园,目前,五山其他片区、南通港滨江片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其中,森林公园军山片区已建成开放,并于今年7月成功获批南通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滨江片区的滨江景观修复工程全线开工;狼山中心片区正快马加鞭实施水系驳岸、桥梁及绿化工程;生态配套片区拆迁正在进行时,有望9月底全部拆完,明年4月基本建成;啬园片区正在完善总平方案,年内开工建设;狼山古镇片区正在调整设计方案……一个城市与山水交相辉映,“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滨江之城呼之欲出。

区街干部创新方法加快拆迁

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能否按时启动并圆满完成,关键在于拆迁进行得是否顺利。为此,崇川区委、区政府整合全区攻坚力量,统筹规划、倒排节点,分步、分片推进该区域拆迁工作。如:抽调30名精干人员,成立滨江地区专项指挥部,分成3个工作组与狼山镇、文峰、任港街道合力推进沿江地区拆迁工作;成立五山生态旅游服务配套区项目指挥部,分成5个工作组,全力推进五山地区拆迁工作。

“我们的工作组实行包干制,负责从拆迁前期的摸底调查到洽谈直至拆迁完成。每个成员几乎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五山生态旅游服务配套区项目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项目指挥部每天开一次夜会、每周开一次点评会、每月开一次查评会,确保拆迁问题及时解决、拆迁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4月,五山生态配套片区拆迁正式启动。在搬迁工作中,A标段第二工作组有一户居民其户主常年在启东工作,家中只留有老婆、孩子及孙子。当该工作组组长陈秀清带领组员第一次登门时,吃了闭门羹。不过,陈秀清没有气馁,他每天上门讲解政策。当女主人表示“这种大事需要一家之主最终决策”后,为不影响人民利益、早日促成签约,陈秀清连夜驱车一百多公里赶赴户主工作地启东,进行政策宣讲和思想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终于做通了户主的工作,完成拆迁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推进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狼山镇街道还联合服务外包单位成立了搬迁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紧扣项目党建创新“互动工作法”,为快速推进搬迁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记者了解到,崇川区高度重视五山及滨江地区拆迁工作,除了成立专门指挥部,创新拆迁工作方法,在每周六召开的三大攻坚行动指挥部会议上,还会专题听取进展、会办问题。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吴旭多次专题研究、一线推进该区域的拆迁工作。区政府分管领导也经常深入街道参加研判会,听取拆迁进展情况汇报,共同会商解决相关问题。

阳光拆迁确保居民不吃亏

崇川区是南通市主城区,在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工程中,承担着极重的房屋征收任务。在总结前些年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去年,崇川区归纳提出“阳光征收”理念,通过擎起公平大旗,创新规范举措,力保群众利益,促使征收呈现出速度快、矛盾少的和谐之景。

森林公园军山片区是我市“三城同创”重点项目,也是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修复开发建设的第一站。为了顺利完成前期森林公园军山片区房屋搬迁工作,狼山镇街道在搬迁项目指挥部通过展板,将崇川区阳光征收政策全部公开。其中一块展板上,标示着“八个公开”内容:拆迁信息公开、到户数据公开、政策规范公开、激励办法公开、补偿情况公开、运作流程公开、监督渠道公开、工作纪律公开。此后,“八个公开”运用到了每个搬迁项目中。据了解,这八个公开,正是崇川区阳光征收推进快、得民心的关键之举。

狼山镇街道闸桥村3组居民宋桂成,在今年4月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区房屋征收项目中,率先签订房屋搬迁协议。他说,如果信息没有完全公开,大家总觉得先签约会吃亏,或是其他人比自己多拿了补偿,签约有顾虑、不积极。现在所有信息全公开,先签约就可以先选房,大家签约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高了起来。

阳光拆迁绝不是政府与民争利,不但不能让百姓利益受损害,更要在工作中暖民心。狼山镇街道剑山社区组织开展了“亲情全家福”活动,邀请有摄影特长的党员志愿者为大家拍摄全家福和新旧房屋照片,用照片传递一份温馨、祝福和纪念。同心社区创新开展了“搬帮办”举措,搬,就是帮助村里的困难户搬家;帮,就是帮着找房源;办,就是帮群众跑腿办材料。前期广泛深入的宣传加上这些走心细致的服务,赢得了动迁户的信任与支持。据了解,同心社区36个小时内实现了85%的搬迁签约率。

本报记者陈静 本报通讯员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