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名选手汇聚如东国际风筝会
在蓝天白云里“筝”奇斗艳
造型各异的风筝。记者龚丹
晚报讯 昨天上午,小洋口国家级风筝放飞场成了风筝的海洋,五彩斑斓的风筝自由地摇曳在空中,演绎了一场空中“筝”奇斗艳的秋日盛会。中国如东第十九届国际风筝会2018年国际风筝邀请赛暨“小洋口旅游杯”江苏省风筝精英赛在此正式开赛,本次比赛共吸引全国各地52支代表队和老挝、孟加拉国、纳米比亚、印度等4支留学生代表队,近300名选手参加比赛。
如东县是“中国风筝之乡”,国际风筝会和精英赛,作为如东传统赛事、特色赛事,已经成功举办18届,成为交流提升风筝技艺、传承弘扬传统风筝文化的重要平台。本次比赛设竞技风筝赛和特色风筝表演赛等2大类14个项目,竞技风筝赛设双线双人运动风筝芭蕾赛、双线团体运动风筝芭蕾赛、四线团体运动风筝芭蕾赛、打斗风筝个人赛等4项;特色风筝表演赛设板鹞类、龙串类、串类最长、最大风筝、软体造型(挂件)、滚地龙等比赛项目。
比赛开始后,淮南风筝协会代表队带来的两个巨型风筝顿时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据淮南风筝协会代表队领队甄涛介绍,这两只风筝分别是滚地龙和软体大鲸鱼,滚地龙的直径达到了36米,放飞难度大,需要3到20个人共同完成,而软体大鲸鱼打开后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这两件作品都曾在全国各地的比赛中获得大奖,此次参赛也将目标定为冠军。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首次组队参加国际风筝会,近10位大学生选手参加板鹞类、龙串类、串类最长、软体、滚地龙等5个项目比赛,其中一个风筝作品长度达到了2000米。领队叶欣欣介绍说,结合艺术学院的特点,他们将风筝制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大学生们将南通的地方特色融入到风筝的制作、放飞中来,既提高了绘画等基本功,还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尝试。
记者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