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孔孟
国庆节天高云淡,金桂飘香,宛如我轻松愉悦的心情,一路哼着自创的小曲,前往唐闸古镇“尚书院”参加别有风趣的江海小记者活动——“走进孔孟”国学课。
我手忙脚乱地穿上了君子服,戴上秀才帽,充满了新奇,盘腿而坐,专心致志地听课。清秀的老师轻声细语地发问:“如何才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呢?”我暗忖:这有何难?君子就是充满正能量的好人,小人反之。而通过国学课的研讨,让我知道了“德行”才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
老师打开讲课PPT,让我们一字一句跟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立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当老师讲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同”的意思是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和”的意思是和谐、和善、和悦、和平。我不由想起了北宋曾经有两位宰相——司马光和王安石。他们的政治主张迥然不同,首次权力之争,王安石上位了,可他并没有视司马光为死敌,却称他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才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王安石强力推行改革,触犯了皇帝贵胄的权力,被罢官免职,司马光上位后,并没有像其他大臣一样“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他诚恳地告诉皇帝:“王安石疾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风。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皇帝颇为感动,称他们俩“卿等皆君子也”,他们高尚的德行是后人的表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我陶醉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弥漫着墨香的古代书院。
短暂而又风趣的国学课结束了,我们在古色古香的“尚书院”拍照留念,依依不舍地脱下“君子服”,摘下“秀才帽”,重新穿越到现实生活中,我要把君子的“德行“带到学习生活中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近君子,远小人,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中国人!
南通市实验小学六(6)班 李沈德
指导老师 范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