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
□瞿汉金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在村小读书,语文课上老师讲到“飞机”一词,延伸解释可谓眉飞色舞、神乎其神的。他说飞机一旦飞上了天,还可以绕地球飞到我们“脚下土地的对面”——美国。对我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来说,真有点“云里雾里”的。当时我就想,要是将来能坐上飞机“钻到地对面去”,那多神奇!
梦想归梦想,现实还是摆在那里。那个年代,我们农村到县城的路都是泥泞不堪的,要想去个上海,还要如王宝强出演的电影“囧途”一样,11路(步行)、公共汽车、轮船……一早出发,晚上才到。坐飞机?想都不敢想哦。课余时间,我们只能用纸折成“小飞机”,捏在手里猛力向空中射,比哪个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以此取乐。
时光荏苒,改革开放的脚步咚咚响,1993年,南通兴东机场正式通航。我们家门口也有了机场,实现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1996年春,我随当时的通州市考察组赴广东、海南考察各类市场建设,首次坐上了飞机,那个兴奋劲儿就甭提了。南通至广州,然后深圳至海口,回程时海口至上海,一下子就坐了三趟飞机,经历了4个机场。记得我们一行还从海口买了好多椰子、芒果等,用当地提供的大网兜托运回来,想想现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水果摊(店),那时的做法真是好笑。
后来,由于工作及旅游等原因,我坐飞机无数。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北的乌鲁木齐,从西南的南宁,到中部的重庆,而经过东南沿海的城市机场就更多了。我数了数,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经过了国内大小机场17个。
2005年12月,我作为通州台办的负责人,陪同两位老板赴台招商引资。由于历史原因,当时赴台还需经香港中转,整个行程又经过了香港、台北和高雄三个境外机场。如今,两岸直航将近10年了,大陆与台湾间的通行多顺畅哦。
2013年5月,坐飞机到“脚下土地的对面”——美国,这一梦想也真的实现了。当时女儿在美国留学,她安排我们夫妻俩去参加她的博士毕业典礼。上午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经过大约14个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傍晚就到达了美国芝加哥。女儿毕业之后,她又安排了半个月的美国旅游。飞机从美国中部的芝加哥到东海岸的费城、波士顿,再到西海岸的洛杉矶,再到太平洋群岛夏威夷。回国时,又经停首尔,我数了数,仅去美国一趟,我就经过了国内外的8个机场。
如今整个世界已是地球村,如果你早上在上海滩吃南翔小笼包,晚上就可以飞到了美国吃西餐了。因为坐飞机,已经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