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赖着一口仙气,仙气是它”
口红,展现给世界的一抹亮色
这年头,如果问女生口红和男友同时掉下水,会先救谁?那一定是口红,毕竟口红才是她们的本命。其实对于很多女生来说,一支口红最大的价值是拥有时的愉悦,而这种愉悦是即时的安全感。
口红买来
最没有想过的就是用完它
即使按照刚需,一个女生一年也不需要几支口红。但是大环境的影响让很多女生有了一种奇特的“口红情结”,即便明知道用不完也要不断购入新的口红。
天猫美妆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美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口红在2016年销量增速已达到美妆整体增速的5倍。
放眼全球同样如此,英敏特的数据显示,唇妆是全球彩妆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2012年到2014年间增长率达到9%。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2017年全球唇部护理产业总价值已达19亿美元。
大家熟知的女作家张爱玲就是口红的狂热爱好者,她在小说中常常提到各种口红,一向清冷的张爱玲几乎是把自己所有对生活的热情都寄托在口红之上了。有人说,对着镜子涂上口红的那一刻,自己仿佛拥有了对抗这个世界的勇气。即使本身是个很悲观的人,但是化个好看的妆,会让自己觉得,不管处境的怎样,姿态还是好看的。
对很多女生来说,口红是“拥有即愉悦”的商品,能不能用完,则全凭缘分。
口红玄学
品牌和颜色都藏着小心思
“黑化”定律 很多人说,当电视剧的演员换成了暗红的姨妈色,那么她就正式宣告黑化了。对直男来说,这个定律堪称保命指南,从女性口红色侦查她今天的心情。对一个演员的赞赏也能以口红为出发点——不用姨妈色就能看出黑化的演员是好演技。
塑料情定律 不知道送小姐妹什么礼物,当季最流行的口红一定没错了。口红被打上了“人情”“贴心”的判断标准,附加值已经超出一支小小的口红本身。如果今天在微博转了某支口红的抽奖博,第二天闺蜜就寄给了你这支口红,那么可以说,是真闺蜜无疑了。而明明知道你是黑皮肤却送上“死亡芭比粉”之类的色号,塑料姐妹情没差了。
吃饱定律 一个女生在饭桌上吃吃停停的时候,你很难判断她究竟什么时候才会真正放下筷子。这时候,吃饱定律就出来发挥作用了——女性开始补口红的时候就说明她是真的吃完了。毕竟精心补好的口红是不忍心再破坏的。当一个饭局已经有人掏出小镜子抹口红,这场饭局也就接近尾声了。
直男定律 当一个男生只知道MAC是电脑品牌,直男无疑了。在直男的世界里,口红只有一个颜色——“红色”,口红也只有一种上妆方式那就是“直接抹”。什么“斩男色”“吃土色”“眼唇妆”真的是让直男一个脑袋两个大。话说回来,当直男为了女友在微博上搜索各种试色的时候,旁观者只想感叹一句“是真爱了”。
口红是个大蛋糕
人人都想咬
口红周边争奇斗艳:现在不管什么品牌,都看上了彩妆这一沃土。在一片“女生就要对自己好一点”的呼声中,无论原本是做什么的都想过来分一块蛋糕。故宫博物院出了口红贴纸,周黑鸭出了联名口红,大白兔奶糖出了润唇膏。口红的周边已经多到数不胜数。
口红社交热度太高:分享口红成本相较于其他护肤品较低,同时获得的满足感较大。凡是女性朋友多的聚会上总是少不了对彩妆的讨论,看到身边朋友好看的唇色也总会追问口红型号,综艺节目上女星好看的唇色总是被网友集体群发弹幕求型号。口红社交已经进入大众生活。
口红噱头防不胜防:像某牌一款星辰口红颜色和包装都没什么特别的,也不是第一次推出限量款,但博主在社交网络上炒一炒就引来了极大的关注度和销量。以为自己足够聪明能躲开所有的软广,却还是被噱头冲昏了脑袋,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口红Mark”的队伍中,真是防不胜防。
今天流行口红,明天流行高光;这季的理念是斩男神器,下季的宣传是御姐归来……商家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让每次的消费都看起来意义非凡。然而,冲动消费日积月累下的不仅是干瘪的钱包还有对自我的责怪。
当购买口红变成了一种“立场正确”,我们都应该拨开另类的“消费绑架”迷雾,擦亮双眼正确抉择,把握好度。毕竟,口红是玄学,日子却要脚踏实地过。 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