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电影精彩多

内部电影精彩多

到中山纪念堂看内部演出讲实话是比较枯燥的,但是内部的电影就不同了,那可要精彩得多。

当时的内部电影有着十分严格的级别限制。高级的机关就可以放一些欧美、日本的、带有一些政治色彩的所谓“反动电影”,比如《山本五十六》《啊,海军》《军阀》等,还有就是美国的《紧急下潜》《巴顿将军》等几部。在邓小平复出时,内部解禁了一些“文革”前拍的国产电影中带“毒”的片子,比如《上甘岭》,这些电影都不许公开放映了,就在部队机关内部放。军队内部还有一些苏联的军事纪录片。在一些级别相对较低的机关单位,那些外国的反动电影就不能公开放,只能是某一级别以上的干部才可以看。我那时跟随母亲住在一个师级单位,级别不算太高,那些外国电影只能在礼堂里放给某一级别以上的干部看。而且他们在看的时候都是由各单位组织好,排好队才能进场。我们大院有三个放电影的地方,一个是大操场,这里一般是放一些公开的电影,另有一个大礼堂以及一个小礼堂。小礼堂只有一百多个座位,在那里放的都是级别很高的保密电影内部电影。有一回,院里放罗马尼亚电影《巴布斯卡历险记》,那是一部娱乐性为主的电影,但也是作为内部电影,由每个单位发票,在大操场上放映。平时放这些内部电影的时候,放映消息都是保密的,这回不知怎么让外面的人知道了。周围的老百姓纷纷往我们大院里涌。挤大门的、翻围墙的,各出奇招,为的就是看一场电影。部队看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不管,警卫班守着大门、看着围墙,不让老百姓进来。老百姓可不管这么多,最后竟然把院墙给推倒了一截,人们潮水一样涌进来。一个战士去拦他们,被一脚踢到裆部,痛得当场晕死过去,不得不送到医院去。

第二天,我们上学路过被推倒的那截院墙,哇,让我们好一阵惊叹——被推倒的院墙,好长一段,整整齐齐地躺在地上。我们打趣地说,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自这次踢伤人事件后,大院放内部电影再也不发通知了。院里的俱乐部开始和全院的观众玩起了捉迷藏。有时候,一大院子人坐在操场上等电影开演,结果他们搞个《地雷战》一类的东西放,放了一半,看到人们走得差不多了,突然换上当晚的主片。有时候,大家在那里等了半天,他们就说一句:今天没电影。之后再也不理大家,最后搞到差不多十点钟,人们只好散去。有时候,刚才说完没电影,可不一会就开始放电影。弄得大家对他们老大意见。

有一回,为了看一部内部电影,好像是《上甘岭》时,我差点断了胳膊。那次是院里发票在操场上演。但是来的人太多,而且很多是没票的,包括我都没有票。我是大院里长大的孩子,院里的哪条小路不知道。警卫班守着几条大路,我就钻小道进了操场。当年我也挺聪明,看那架势就知道这电影不会在大操场上放,就事先站到了大礼堂的门口。果不其然,最后突然说在礼堂里放电影,人们疯了似的往大礼堂那里涌,我就给挤在了门边上。这时礼堂里的人只开了一扇门,人们就从这扇门往里涌,我正好站在门边,一只手挡在门上,还正好是反向地给压在门上,我的手臂挡着大家的去路,人家就压在我的手上,当时我害怕极了。

开始我想挤进去,结果给一个大孩子挡了回来。人群还在不断地往前涌,而且是越涌越多,我知道,如果不赶紧抽回来,这手恐怕就不再是我的啦。我使出平生的力气,挤不进去就使劲往回抽,终于让我给抽了出来,也保住了我的手臂。那年我大概只有十二三岁。

出来之后,心里十分害怕,揉搓着被挤得生痛的手臂,自然不敢再上前。在门外徘徊了半天,等人们都进了场,我才又凑了上去。这时礼堂里已经满满当当的了,座位上自然坐满了人,其他地方也都挤满了,我个子小,站在后面也看不见,在外面听了半天也没听清楚,只好回家去了。

过了那天,院里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这么好的电影为什么不让演?都说《我的祖国》那歌不好,太软,可别的内容都很好啊……这个话题在咱们院里谈了好久好久,没人想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