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院子里的梧桐树

老屋院子里的梧桐树

□周伟红

老屋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建筑。前面临街,后面枕河,坐落在一条长长的老街上。外墙早已是苍老斑驳,窗棂也褪尽其色,只留下那原本木质的颜色了。唯独院子里的两棵梧桐树,却枝繁叶茂,越显精神了。

听祖辈说,抗战时期,日本人在小镇上扔炸弹,震塌了院子边上的两间屋子,老百姓颠沛流离,也无力修建了,改成了院子,于是原来的院子也扩大了。抗战胜利后,就栽上了这两棵梧桐树。

小时候,梧桐树就已经很高大了。笔直的枝干绿绿的,光滑滑的,郁郁葱葱。恰似两位身披绿衣的老人,守护着这座颇具年代的老屋,也守护着抗战胜利后的家园故土。

太奶奶常说,这梧桐树扎根故土,守护着家园。一个人如果也能担当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多好啊!

到了秋天,浓绿的树叶渐渐转黄。深秋时节金黄金黄的树叶,随着秋风飞离枝头。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后慢慢地落在了院子里的青砖上,花草上,台阶上……太奶奶就会让我们几个小孩,帮忙把树叶收起来,留着生煤炉用。记得在捡拾树叶时,我们都会争着抢着去捡长着梧桐籽,形状如小船一样的树叶。

梧桐籽是长在这小船一样树叶的边沿上的。成熟的梧桐籽呈深咖啡色。放在太阳下面晒上3至5天,就完全干了。这时太奶奶会挑一个雨天的下午,放在炉子上炒。我们几个小孩围着炉子,看着忽上忽下的火苗,听着锅里噼噼啪啪的声音,闻着梧桐籽一阵阵的香味。不由地舔着嘴唇,咽着口水,等着梧桐籽出锅。出锅后的梧桐籽又香又脆,这时太奶奶会分给我们每个孩子一小把,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把香香的梧桐籽,别提多高兴了。

而今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孩提时的往事也渐行渐远,然而我却常常想起老屋院子里的这两棵梧桐树,想起梧桐树的奉献与担当,想起梧桐树下的童年往事,想起那香香的梧桐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