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
□余示
近日,《南通日报》推出了一组“镇村党组织建设典型探访”,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意识,不辱使命、不负厚望,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思想的引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敢于自我革命,以党建为引领,自觉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使命,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谱写精彩乐章。
让堡垒作用强起来是关键。俗话说得好,“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核心,组织领导就是乡村振兴的“衣领子”“牛鼻子”。要像港闸龙潭村那样,将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通过“红色细胞增能工程”,切实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党性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四项内容开展支部生活,健全“民主评议党员、每月谈心谈话、党员动态管理”三项制度规范,推动支部生活难题破解、活力提升。用党建凝聚人心,抓好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引导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重点工作中设岗定责,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鼓励创业成功人士到家乡投资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让百姓钱袋鼓起来是目标。百姓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们要稳扎稳打。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要形成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为富民强村提供支撑和保障。如皋白蒲镇加大投入,全景式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农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劳动变运动、农房变客房、农具变道具、田园变公园,推出“千年古镇游”“美丽乡村游”和“长寿美食游”三条特色旅游路线,游客吃玩住购娱带给从业人员的年收益超过1亿元。白蒲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让乡村治理活起来是重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居)工作千头万绪,坐在办公室里想想这也是问题、那也是矛盾,走出去与党员群众探讨交流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这是通州草庙村党总支书记顾先念的肺腑之言。遇到棘手的问题,草庙村党总支群策群力,问计于民,矛盾迎刃而解。常言道:“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乡村振兴更应该紧紧依靠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确保工作富有成效,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干部,要时刻牢记为民情怀,做群众满意的好干部。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以有效治理为基础,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