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
□李兆清
4日,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此举标志着海安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市、镇、村(居)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网络。(9月5日《南通日报》)
7月6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海安快速行动,率先在全省建立起覆盖市、镇、村(居)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网络,将很好地促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意义重大。如何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大力推进宣讲工作。宣讲可以激发全国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气象的豪情。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需要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需要创新举措。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战线的使命任务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践行新形势下的使命任务,宣传思想战线要开动脑筋,以创新举措推进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非有了一个地方就完事儿了,还要考虑它的功能是什么。从“传”入手,在“习”上落笔,首先要做好“传”。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合网络可以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进入千家万户。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是基础。基层生产生活一线活跃着很多宣讲工作者,他们以生动形式、群众语言传理论、传文明、传德法、传文艺、传社科,讲述党的创新理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成立是对理论宣讲工作者的鼓舞,将激发起他们投身新时代理论宣讲的热情。广大理论宣讲工作者要对接基层群众的兴趣爱好,以基层群众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讲。同时,要注重与基层群众的互动,让基层群众参与进来,推动理论宣讲工作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是关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透彻了,人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会更加深刻。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更要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做实,把从理论宣讲中学到的知识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这就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不能学习结束了就完事儿了。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达到“做实”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