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太阳花”开

用心浇灌“太阳花”开

(上接A1版)

用心呵护、帮扶每一位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开展“太阳花”行动的主旨。为此,启东不断丰富关爱行动内涵,形成了思想引领、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生活资助“四位一体”的精准帮扶模式。

在思想引领方面,实施“1234”战略。即组织困境儿童每年看一场爱国影片、做两次公益、读三本文化书籍、参与四个传统节日。让困境儿童在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社会责任感。

在心理辅导方面,由心理辅导老师,以“小区域团辅”的方式,对确定需要心理关爱的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定期走访、建立心理咨询档案。目前已累计开展团队辅导近60场。

在学业辅导方面,由大学生村官和本地困境儿童结成学习小组,帮助孩子提高学业水平、培养兴趣爱好。全市先期试点成立了50个学习小组,每周开展2次以上学业辅导。

在生活资助方面,以公益组织社会募集和慈善基金会出资的方式,每年约50万元,按照一人一策,对特困家庭给予经济资助。

“我们希望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帮助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学业水平,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经济帮扶。”启东市文明办主任顾永辉这样说。

六方联动,凝聚起精准帮扶合力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对于16岁的小亦超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重返课堂。

小亦超是启东建新中学学生,一场突发的重症——脊髓炎导致他全身瘫痪,只有两根手指微微能动。与轮椅为伴的他失去了同龄人的快乐,无缘钟爱的球场、告别了曾经的课堂。由此,小亦超的世界变得灰暗起来。

孩子的不幸牵动着一群人的心。成长指导中心的心理老师多次为他进行心理疏导,慈善基金会送来了援助金,村里的“五老”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上门陪他聊天,为他补习功课……“中国好人”板凳姑娘苏晓琳也来看望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乐观面对人生。在“太阳花”关爱团队的开导、陪伴下,小亦超重拾生活的信心,积极投入康复训练。

为持续、深入推进“太阳花”行动,启东市文明办联合教育局、关工委、慈善基金会、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以及社会公益组织,各司其职,整合资源,形成六方联动的关爱合力。其中,启东市文明办负责行动的总协调,教育局负责安排教师志愿者关心困境儿童的学习情况,关工委发动“五老”志愿者与所在村的困境儿童牵手结对,慈善基金会负责帮扶资金的筹措,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主要负责困境儿童的心理关爱,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也积极加入,开展丰富多样的帮扶活动。

“随着‘太阳花’行动的持续开展,残联、民政、团市委、新华书店等单位也陆续加入我们的关爱队伍。123名受助困境儿童已经初步脱离困境。”冯洁介绍说。

本报通讯员 王伟玮 本报记者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