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八市建立 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

江苏沿江八市建立

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

12日,在南京召开的长江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研讨会上,江苏沿江八市人民检察院共同签订了一份框架意见,建立并启动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

依据八市签订的框架意见,八市检察机关明确将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的理念意识,充分认识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复杂性、系统性,在办案协作、信息共享、研讨交流、人才培养、责任落实等九个方面加强协作,注重办案实效,全方位护航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捕捞、偷排有毒有害废水、非法倾倒固体污染物等刑事犯罪,与公安机关加强联动,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大案件情况通报和提前介入机制,把推动生态环境修复作为司法办案的最终目的,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努力实现办理一个案件、修复一片生态的司法保护效果。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苏,坐拥400余公里长江岸线,沿江分布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扬州、镇江等八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透支长江承载能力、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问题日益突出。

“保护长江生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对江苏来说至关重要。”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华说,这八市经济总量占全省80%,进出口总量占全省90%,一直是江苏经济的“发动机”。另外,江苏80%的生产生活用水也源自长江。而与此同时,沿江八市企业集聚,其中化工企业就有4271家,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有195家、化工园区37个,环境污染压力大。

刘华说,保护长江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某个部门、某个城市“单打独斗”,而是需要长江流域各城市、各部门“协同作战”。构建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就是要建立起跨区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办案协作机制,在跨区域办案中提高捕诉质效,统一司法尺度,在解决实际难题上形成合力,推动长江生态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

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具有复杂性、系统性,长江领域环境污染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地区、城市,人员和犯罪事实存在交叉,无论是依法打击、有效预防,还是生态修复,都需要加强区域间的执法司法协作。 跨区域办案,不同地区的检察院之间如何加强协作?意见明确要建立跨区域案件协作办理机制,在办理跨区域案件中,需要异地讯问询问、委托调查取证的,可以商请当地同级检察机关在办案场所、技术装备等方面提供便利,协调有关部门和鉴定机构提供支持,必要时可以在省检察院统一领导下跨地区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办案组负责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对需要异地调取公安有关刑事侦查、行政执法部门有关行政执法信息的,当地检察机关应当积极提供帮助。在办理长江生态环境资源案件中,发现涉及其他地区的犯罪行为或线索、可能对其他地区生态环境资源造成影响等情况时,应当由承办案件的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向该地区同级检察机关通报。同时,司法协作应组织开展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专项检察,对涉及长江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做到检察监督全覆盖。

据新华社 中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