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下乡莫忘问需
□叶金福
以“创新引领时代 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2018年南通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从即日起持续至本月21日。记者从市科协了解到,全市各地各部门将联动开展171项丰富多彩的科普日活动。(9月16日《南通日报》)
近年来,每逢“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各地“科普知识”下乡活动就掀起一股热潮。但据笔者了解,一些地方科普知识下乡的模式几乎年年一个样,不是发放一些大同小异的各种资料,就是在乡镇的集镇上摆放一些科普图片,而且也不管农民朋友喜不喜欢看,实用不实用,往往一“发”了之,一“摆”而过。因而这样的“科普知识”下乡活动,往往是走过场,走形式,对农民朋友来说并没有实际效果。时间久了,许多农民朋友渐渐地就对这样的“科普知识”下乡活动失去了兴趣,无人问津。
笔者以为,“科普知识下乡”应该“问问需”。首先要根据农民朋友的实际需求,做到对症下发一些确实能帮助农民朋友从中获取实用的科普知识的相关科普资料或图片,用于农业生产上,起到帮助农民朋友增产增收的积极作用。其次,在科普知识下乡之前,应该先问问农民朋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知识,比如:农民朋友需要的是农业科技方面的知识,那就应该把农业科技方面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或图片等形式,送到农民朋友手中。如果农民朋友还看不太懂,或难以理解,那还应该邀请专家以讲座或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传授相关的科普知识,直至农民朋友真正明白为止,这样的“科普知识”下乡活动,才能使农民朋友从中得到实惠。
当然,“科普知识”下乡活动应该经常举办,不应只局限于“全国科普日”,切不可一年或几年才“下乡”一次,要使“科普知识”常下乡,做农民朋友家中的“常客”,这样的“科普知识”下乡活动才能真正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