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长点心 孩子才安全

家长长点心 孩子才安全

□梁正

“太可怕了!以前只看到过类似事件的报道,没想到,今天这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15日早晨,如皋市江安镇的陈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他所住小区内的一名6岁男童从4楼坠落受伤。幸运的是,通大附院医护人员紧急救治中发现,孩子从高处摔下后幸无大碍,经手术治疗后转入该院抢救二室予以观察治疗。(9月16日《江海晚报》)

应该说,这孩子绝对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我们在庆幸孩子无大碍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当孩子出现这样危险时,我们不能总是指望“不幸中的万幸”。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筑起儿童的立体式安全防护网。

儿童安全,是健康成长的第一道关。当你端下开水锅时,要想到“如果孩子碰到了会怎么样”;当你把孩子一个人留在火炉旁时,要想到“如果孩子被火烧到会怎么样”……家长们唯有小心再小心,把一切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因素都考虑到,类似悲剧或许不会再重演。面对孩子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大人们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未来”?除了凡事都要能“想得到”,家长们还要注意引导。既要重视孩子的安全防护,也要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在生活中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一直以来,儿童安全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但关于儿童安全的各类事故报道却仍常常见诸网络、报端,令人触目惊心。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笔者认为,这与安全教育的缺失有关。不可否认,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父母关心的也是孩子是否吃好穿好学习好,但对于安全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我们所进行的安全教育,无非是发一发安全告知书,挂一挂有安全口号的横幅,而忽略了孩子们是否爱看爱听,是否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这样的安全教育究竟有没有效果。多数孩子仍然缺乏安全意识,对于危害认知不够,或者在危险来临时缺少自救能力。所以,孩子们需要的,是能让他们入心入脑的安全教育。在美国,安全意识培养渗透到学生的全部生活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区;在日本,孩子们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而且这种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能总是在悲剧以后才亡羊补牢,那样对孩子的安全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做的是防患于未然。

监护孩子,是父母的义务,是法定的责任。只有父母增强监护意识,“知责”“尽责”,在照看孩子时做到监护意识的“全勤”,才能将幼儿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