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

据上海网友爆料,某幼儿园要求学生家长定期收看一档有关学前教育的网综节目,看完之后要提交1万字观后感。为了完成作业,有家长熬夜写到凌晨3点!对此,幼儿园方面的解释是:写观后感可以让家长总结并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挟孩子以令家长”确实已成为一种现象。学龄越低,情况越严重。不乏有家长吐槽,自己仿佛成了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从批作业,到课堂值日保洁,再到监督学生考试,必须呼之即来。有少数老师总觉得只要是为了孩子,家长就应该无条件服从要求。对家长都没有最起码尊重意识的教师,能给予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吗?教育离开了尊重,还能是教育吗?

——中国青年报《幼儿园何以“挟孩子以令家长”》

2017年5月,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先锋村村组干部到80岁的贫困户张老太爷家走访时,发现其已死在家中。经当地公安机关查明,去世的张老太爷独自居住,去世前曾多次因病住院。当地的司法所、村委会等多次联系其四女一子共五名子女,但子女方均未有效履行赡养义务。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扶养老人是每一位公民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尤其在老龄化社会,我们更应强调子女等扶养人的责任,着重对老年群体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呵护。强调基层组织、老年群体权益保护组织的巡查、家访责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报告执法机关妥善解决。有关方面要强化对遗弃行为的打击力度,而不是等到出现严重后果时才启动追责。

——法制日报《遗弃老人被判刑是堂警示课》

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布的题为《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的长文,公开向收视率造假宣战,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电影票房造假、地方GDP注水、购物网站刷好评率、微博微信买粉丝数点击量、选秀节目雇用团队拉票……唯播放量论、唯数据论的浮躁风气日盛,让本该靠数据说话的领域,却成了数据造假的重灾区。造假的收视率可以出名、可以换钱,但那都不过是一时的,瞒不过老百姓雪亮的眼睛,他们心里的那杆秤也早晚会称出到底几斤几两。同理,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看似一张无形的网能“逼人就范”,但再明目张胆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装。也只有多一点勇气和担当,奉行法治、弘扬正气,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才会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北京晚报《拿数据说话,如果是假的呢?》

辽宁人邹某因在儿子家居住的小区被狗咬过,便用氟乙酸类鼠药浸泡鸡肝,将毒鸡肝投放在小区草坪上,小区5名业主饲养的六只宠物犬误食毒鸡肝死亡。近日,邹某被认定犯投放危险物质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邹某并非是由于“毒死了六只宠物狗”的结果而被判刑,而是“投毒”这一动作被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才被判刑三年。“男子毒死宠物狗被判刑”这一略带误会的表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人对于法律肯定宠物权益的期待。然而至少在目前,法律明确肯定宠物权益还不大现实。同一案件,各自赋义——无论是激动的爱狗人士,还是对“不文明养犬”深恶痛绝者,都需要从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判决中,更理性地看待法律在宠物权益问题上的“消极”态度。

——北京青年报《毒死宠物狗被判刑?解读别乱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