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方面”助推公路高质量发展

抓好“三个方面”助推公路高质量发展

□任德国

公路作为交通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与铁路、水运、航空一样,具有基础性、服务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功能属性,但作为交通系统起步最早、系统最庞大的行业,公路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例如它密集度高、服务功能覆盖面大、串联融合能力强、贴近群众、战略意义特殊等等。近年来,南通公路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多项指标已经位居全国前茅,特别是路网结构、路况质量、科技化水平都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对比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我们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在服务理念、服务水平、路网规划、公路建设融资机制等方面仍有不小差距。

今天的南通市处于构建综合枢纽城市、追求高质量发展以及争当“一个龙头,三个先锋”等多个重要机遇叠加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军”的交通,特别是体量最大的公路,在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应该成为助推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公路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就应该是基础服务体系、服务功能以及治理创新的高质量。

一、基础体系建设的高质量

当前,公路交通的发展虽然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在路网建设、运输方式衔接、“同城化”服务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公路交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该破解这些难题,高质量建设好公路的服务“母体”:一方面,要超前谋划出科学的路网体系。率先化解不同公路管理主体在路段衔接的不畅,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在链接上的不顺,相邻城市间“同城化”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区域间流动传导速度不快等问题;超前制定公路发展规划,整合公路发展的“一张网”,打破公路在结合部的“瓶颈”,在大区域结合中实现统筹,切实推动在公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度一体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公路路况质量。高度重视路况质量,重点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工程;更加突出强调养护管理地位,将精细化养护做到极致,切实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损耗。

二、服务功能的高质量

公路的先天禀赋使其最贴近群众,最能使群众直接受益,尤其在推动区域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带动沿线产业发展等方面,相比其他交通方式作用最为明显。所以,公路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一方面,发挥公路功能性强的特点。例如美国“加州一号”公路闻名世界,吸引世界游客,成功带动旅游业发展;欧洲国际公路成功串联德国、法国、荷兰等重大经济区,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融合。今天在提倡公路高质量发展,应该凸显公路的功能意义,推动公路建设与工业、农业、旅游、城镇发展等紧密结合,推动公路功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彻底实现公路建设的功能定位、价值追求的跨越发展。例如,在全省实施“1+3”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北翼门户城市建设、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过程,公路可以充分发挥串联带动作用,实现“交通+产业”“交通+空间”的有机整合,实现各经济区优势互补,形成星罗棋布的经济增长点和特色明显的产业发展区域。另一方面,发挥公路服务性强的特点。公路高品质服务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实现向“公路+美好生活”转变的重要工程,是切实增强老百姓生活“获得感”题中要义。在推动 “公路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推动公路基础服务的均等化,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发展,减少交通沿线乡镇企业发展的交通损耗,推动形成密集的沿线“产业带”;加大服务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运输、物流等运输方式力度,切实履行综合交通发展的基础性职责,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的聚变效应;转变公路交通服务发展的方式和视角,探索打造一批公路驿站、慢车道、健身步道、旅游步道等设施,切实引领绿色出行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

三、治理创新的高质量

“推动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做出的重要论断。在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更要注重治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提高公路发展的治理能力。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公路治理能力处于“跟跑”阶段,美国已经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建立公路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库,瑞典、日本、美国已经将公路交通安全“零死亡”分别作为2020、2030、2046公路服务发展的目标。在今年提升公路管理能力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公路信息化管理、公路安全管理,切实提升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将数据信息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参考依据,将公路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二是提高创新发展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实施“公路+科技”战略,推动公路发展方式由较粗放向精细化方向转变,把创新作为公路发展的第一动力;切实推动公路交通发展与“网”结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公路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并且主动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大力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真正为公路创新发展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