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分开:一次“刀刃向内”的改革

政事分开:一次“刀刃向内”的改革

(上接A1版)

在剥离完行政职能和执法职能后,撤并整合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能使事业单位职能更加清晰。在改革中,启东市在“减”字上做足文章。比如,启东市散装水泥办与启东市住建局下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相关公益组织职能整合,组建新型建筑材料节能发展中心,撤二建一的做法使得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化。

人员安置,改革平稳有序

职能划转、机构整合、人员安置、工作衔接等,关系到改革的顺利推进。而历次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单位整合容易,人员安置一直是难点。此次改革得以平稳推进,启东市交通局在人员安置方面为全市作了示范。

此次改革,涉及启东市交通局下属事业单位105名在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31名编外劳务人员。因为单位整合人员重组,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

“如何确定这些工作人员,难度相当大。”周惠锋说,“必须做到人员过渡安置公开公平,全程透明化。”启东市交通局党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集体讨论反复论证人员过渡安置方案,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大会现场测评、现场打分、现场公布成绩,杜绝任何暗箱操作,最终,通过积分选岗方式产生了人选。

在改革过程中,启东市坚持以保障职工利益为根本,编办、人社、涉改单位主管部门多次协商,结合省里出台的人员过渡安置政策,探讨解决人员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涉改单位按程序就部门内部人员流动作具体实施方案,报人社、组织、编制等部门审批。

目前,启东市所有涉改单位人员,已分流安置到位,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本报通讯员 陈丽娣 王佳

本报记者 黄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