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举行的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发布了《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首次从国家文化建设的角度评价和思考IP成长与培育,避免商业利益的过度影响。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此举有助于为IP建设树立路标,从而构建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符号。互联网企业是中国IP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未来的国家文化符号建设需要依托互联网,引领中国文化IP走出去,将东方文化传播到全球,为世界文化产业作出中国贡献。从数据看,当下中国的文化IP“正在成长过程中”,尚未实现良好的多领域共生。中国的IP发展不能照搬国外模式,需要走自己的IP打造之路,构建自己的文化生产方式。大企业打造强势IP,已积累了更多可供长线发展的文化资产,使企业具有更强竞争力和生命力,也成为打造国家文化符号的重要力量。
——人民日报《使我们的文化符号充满魅力》
一段时间以来,城市报刊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城市报刊亭的命运都曾引起过广泛讨论。对于一些城市报刊亭的一拆了之,人们之所以动了感情,不仅是怀旧,因为那对应着一段难忘时光,同时还是一种期待,因为报刊亭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在一个走得快的年代,其实报刊亭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灵魂加油站”的作用,维系了文化传承,满足了知识诉求,提供了精神滋养,在相当程度上为前进的脚步提供了“灵魂支持”。“灵魂加油站”不应随着时代发展而削弱,应不断得到加强。这也意味着,报刊亭的命运,应该是改造而不是取缔。朝着城市新型阅读空间的方向去改造和升级,才是正确的选择。
——北京青年报《城市报刊亭是一块文化试金石》
这些年来,尽管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已有明显改观,但形势仍不容乐观。高校科研是愉悦、成名和奖励之源,教学或多或少地成为不情愿的负担,忽视教育特别是本科生教育的情况依然存在。为数不少的高校认为只要教师的科研做好了,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作为科研生力军能出成果,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不远了,本科成为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的陪衬。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本为本”要求。不久前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陈宝生再次明确指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基础任务,并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本科教育上要争做“两个率先”——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率先在建设一流学科中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高校要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就梦想的机会。
——中国教育报《回归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