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声音

影响独生子女护理假有效落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资强劳弱,执法不力。目前,一些用工单位在总体上还处于强势地位,部分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面对“要带薪休年假还是要饭碗”的两难选择,不少劳动者都会无奈选择后者,劳动者缺乏对等公平的博弈机会。而这背后,凸显出劳动维权执法和司法保障还不够有力的现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有强有力的执法司法护航做后盾,即便资强劳弱,劳动者也会获得相应的带薪休假权利。有关方面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相关劳动执法,让相关带薪休假等劳动权利保障制度和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和完善;要推进税收改革和简政放权,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让企业落实独生子女护理假具有更多财力和底气,不能让这样的好政策成为“花瓶政策”,不能损耗劳动者的信任和公共政策的公信力。

——北京青年报《让“独生子女护理假”切实落地》

近年来,网络评比活动层出不穷,各地党委政府、机关部门也与时俱进,将一些评比表彰搬上网络平台,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评比活动中,接受群众意见和监督。原本这样的考虑和做法都没有问题,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出现了一些稍显不妥的做法,比如“让点赞成为一项工作任务”。可以说,当点赞成为一项任务,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比先进、评优秀,而是一场充满了功利性、竞争性的“比赛”。大家的注意力不是去学习别人的先进做法,而是更多注重如何提高自己的“票数”,甚至不乏个别党员干部为了取得好名次,投机取巧地花钱“买票”、找人“刷票”,不仅滋养了“票贩子”非法行当,还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

——燕赵都市报《网络评比切勿陷入任务化“求点赞”》

从“双11”首次被电商平台打造成“购物节”以来,这个日子已逐渐发展成国内最重要的电商盛典,甚至开始走向全球市场。但是,随着交易数据年年攀升,各种营销套路也纷纷涌现,给消费者带来了重重困扰。“双11”既是网购的狂欢节,也是各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高峰期。电商行业的发展,极大便利了民众的生活,激发了市场活力。而伴随网购习惯的养成,消费者心态也发生了改变。消费者不仅希望从网上购买到价格实惠的商品,还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电商“野蛮生长”的营销模式必须改变。电商平台必须在撮合交易的基础上,加强履行平台责任,在平台治理、信息披露、公平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多下功夫。通过加强对入驻商家的监管,促使其诚信守法经营,让购物节彻底告别不合理的虚假促销,以此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放心、安心地购物,才是“双11”作为购物狂欢节的根本。

——中国青年报《“双11”购物节,少点套路行不行》

“毒跑道”事件的形成包含多方面的因素。跑道材质标准太过宽松,学校及有关部门对施工质检把关不严,学生因跑道异味产生身体异常反应,相关部门也未能及时察觉并作出反应。这说明除了跑道本身外,相关的监管责任机制也存在问题,未能实现防患于未然。显然,从跑道招标审核及采购,到工程建设,再到事后使用,每一道流程背后都要介入更为严格的把关。事关下一代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所用的操场不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杀手。塑胶跑道的新国标更为严苛固然是好事,难在是否能够被忠实执行,明确责任并建立追责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新国标的提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的落地,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施行,综合效果仍有待观察,全社会也有必要共同对此保持警醒。

——深圳晚报《消灭“毒跑道”不能只靠新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