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如皋县畜禽养殖业

□程太和

民国时期的如皋县含今如东县的大部分地区及海安东乡的部分地区。如皋县大部分地区属平原产粮区,耕畜多为水牛和黄牛,农家养猪、养羊、养禽颇多,具有丰富的管理和繁殖经验。为促进农村畜禽业发展,民国23年(1934年)如皋县成立了全县农村副业生产促进委员会,遴聘各区热心人士充任主任委员,同时还成立了全县养殖事业促进委员会,并在各区成立分会,以促进养殖事业的发展。

如皋素为江苏省养猪基地之一。民国年间《如皋县志》载:“如邑商运出品以猪只为大宗。”上世纪30年代初,如皋生猪年饲养量34.6万头,年上市量20万头左右。品种多为地方良种东串猪,全部室内圈养。40年代末,生猪存栏数27万头,出栏肥猪23万头左右。如皋地方良种东串猪肉质较好,但生长较慢,经济效益一般,为促进猪种改良,30年代中期,如皋县农业推广所(亦称“农业改良所”)引进北英格兰盘克夏(英文为:Yorkshire,也有的译成“盘克斜”,今译成“约克夏”)公猪与本地良种猪杂交配种,以促进本地品种改良。但由于旧时人们思想保守,国外良种猪很难推广。有的农村私塾先生甚至冷嘲热讽地说:“我们是华夏嫡裔,用的历书都是夏朝传下来的。如今来了个什么盘克夏,居然敢来‘盘’剥我们,‘克’服我们,让它倒进河里淹死吧,免生后患。”农村当时的闭塞,于此可见一斑。过去,牲畜的防疫和治疗也不科学。猪病了,猪惹瘟了,不惜香烛纸马,求神问卜,是不是得罪了哪方神仙。猪死了,当然舍不得销毁,而是腌起来,晒出去,照常吃。这样一头猪染上瘟疫,辗转传染,很快殃及一方,造成重大损失。为防止猪瘟病的发生,如皋县农业推广所也做了大量工作,推广所派畜牧指导员赴中央血清制造所学习制造防御猪瘟血清的方法,为农民医治猪瘟。为减少牙行对农民的剥削,如皋县部分地区还成立了生猪运销合作社,以避免牙行及民间猪贩子(俗称“黄牛”)的高额盘剥。

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如皋东乡、东北乡已有山羊出没于草田。挑私盐者为解饥渴,捕杀山羊,置水中清煮,喝羊汤吃羊肉。后有农民零星家养羊以食其肉。近代,随着轻工业的兴起,山羊皮革用作制衣、帽、手套、皮包、皮鞋等,养羊业得到发展。民国时期,如皋县农村养羊常年饲养量1万头左右,品种主要是山羊,皮肉兼用。上世纪40年代末存栏数1.24万头。

如皋县传统品种有水牛和黄牛,均为农业生产主要畜力。上世纪30年代初饲养量0.5万头左右。40年代末饲养量约3.4万头。过去,如皋东乡掘港地区(今属如东县)有一种地方良种牛叫“海子牛”。“海子牛”也是水牛的一种。“海子牛”背腰宽厚微凹,肩胛特别高耸,四肢粗壮结实,前肢直立,后肢呈适度弧形。“海子牛”除适用于农田作业外,还担任滨海滩涂运输任务。故此,“海子牛”又称“车牛”“驾辕牛”。

民国时期,如皋县有少数农户养兔。上世纪40年代末家养兔饲养量1000余只。民国27年(1938年)掘港镇(今属如东县)一杜姓人家先后从上海购回4对美国的白兔后又引进英系和法系安哥拉兔,共繁殖30多只,主要供玩赏。

如皋县农户养殖鸡种以本地特产如皋三黄鸡为主(三黄鸡为卵肉兼用型鸡种,中等偏小,体型清秀,肉质白嫩,味道鲜美。成年公鸡体重1.75~2.25公斤。成年母鸡1.4~1.85公斤。主要特征为黄喙、黄羽、黄脚。颈羽、主翼羽、主尾羽则夹有黑色。头小,单冠直立,耳垂鲜红,眼圆大,羽毛紧贴,皮肤黄色,胫亦黄色,跖无毛。雏鸡出壳平均体重35.4克。6周龄成活率90%以上,一周岁龄公鸡1.95公斤,母鸡1.78公斤。公鸡4~5月龄开啼。母鸡受精率85~90%,受精卵孵化率80~95%,抱窝率19.79%。一岁龄半膛屠宰率,公鸡77.25%,母鸡65.65%)。清嘉庆《如皋县志》记载:“鸡,家之常畜。”品种有:“花鸡、獐鸡”。獐鸡,即指三黄鸡。上世纪30年代初,全县常年喂养75.7万羽左右。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引进来克红、希塞鸡、白洛克、星波罗等鸡种,但仍以三黄鸡为主。过去,如皋东部地区(现为如东县)出产的九斤王,系卵肉兼用鸡种,体质健肥,但产蛋率不及来克红。为满足农村需要,如皋县农业推广所繁殖大量来克红及九斤王在农村推广。

鸭、鹅

过去,如皋部分地区河道较多,适宜鸭、鹅放养。鸭的品种主要是原产于里下河地区的高邮麻鸭,也有少部分浙江的绍兴鸭、萧山鸭。鹅的主要品种是太湖鹅。

热门排行